傳統工廠常因設備停機、維修延誤或操作不當造成生產中斷。導入機聯網後,設備可即時回報運作狀態,系統能自動統計稼動率、週期時間、停機原因等關鍵 指標。管理者可透過視覺化儀表板掌握各機台的效能,進行瓶頸分析與排程優化,進而提升整體產能。
例如:某機台每日稼動率低於 60%,透過機聯網分析發現頻繁換模是主因,進而調整排程與模具配置,稼動率提升至 85%。
機聯網能讓設備即時連網,並將感測器資料(如溫度、壓力、震動)回傳至中央系統。當系統偵測到異常值或停機事件時,可立即通知維修人員或自動觸發警 報,避免故障擴大或造成安全事故。
這種主動式監控大幅降低人員巡檢的負擔,也縮短故障反應時間。
例如:馬達溫度異常升高,系統即時通知技術人員進行檢修,避免燒毀造成停工。
傳統工廠的決策往往依賴經驗與人工紀錄,缺乏客觀數據支持。機聯網導入後,所有設備運作資料皆可自動記錄並彙整成報表,支援管理者進行 KPI 分析、成本控管與品質追蹤。
例如:透過 SQL 模組分析各機台的平均週期時間與良率,找出效率低落的機台並進行改善。報表可每日自動產出,並與 MES 或 ERP 系統整合,實現跨部門資訊透明。
許多傳統工廠仍使用無法連網的老舊設備,導入機聯網不代表必須全面汰換機台。透過加裝感測器、通訊模組或智慧機上盒,即可讓老設備具備資料回傳與監 控能力,延長使用壽命並降低資本支出。
例如:在一台無 PLC 的沖床加裝震動感測器與 Wi-Fi 模組,即可監控其運作頻率與異常狀況,並納入整體機聯網架構。
機聯網可自動記錄生產履歷、設備狀態與加工參數,減少人工抄寫與手動輸入的錯誤風險。操作人員只需透過 HMI 或平板即可查看機台狀況,提升工作效率與準確性。
此外,系統可記錄操作流程與異常事件,作為教育訓練與品質改善的依據。
例如:某批次產品不良率偏高,透過機聯網回溯加工參數與操作紀錄,找出問題根源。
機聯網是智慧製造的基礎技術之一,能與 MES(製造執行系統)、SCADA(監控與資料擷取系統)、ERP(企業資源規劃)等系統整合,實現全廠資訊串聯與流程自動化。未來更可結合 AI、邊緣運算與雲端平台,進行預測性維護、能源管理與遠端支援。
例如:透過 AI 模型分析設備震動頻率,預測何時可能故障,提前安排維修,避免突發停機。
Copyright © 版權所有 達奈美克股份有限公司
本網站由鑫貝斯股份有限公司負責維護